恭喜贾玲导演喜提“七宗罪”
带头冲破31亿,《热辣滚烫》票房持续发热发烫。
同样火热的是影片相关的话题——
有人不断挖掘新的细节:
也有人从“杜乐莹”身上看到了自己:
当然,还有一种甚嚣尘上的论调——即便口碑、票房稳坐春节档冠军之位,仍旧有人粗暴判定《热辣滚烫》的“流量密码”在于“营销减肥”。
甚至有人列出“《热辣滚烫》七宗罪”,从断言“营销泛滥到让人反胃”到判定“看点只有减肥”,直至扣上大帽子——
看到这里,连路过的蚂蚁都要虎躯一震:一部《热辣滚烫》,还能毁了中国电影?
且不说这莫名的论断打哪儿来的,单是“营销”和“减肥”这两个字眼,就值得论一论——
自我革命的微缩战场
首先要明确的是,营销和宣传一样,并不是一个负面词汇。
尤其对于影视作品来说,引发舆论关注是吸引潜在观众群体的重要一环。春节档更是如此。
那么问题来了:《热辣滚烫》真的有“过度营销”吗?
要不是数据说话,还真可能会被影片自身的热度误导……
事实上,《热辣滚烫》的宣传不仅没过度,反而很低调。
低调到什么程度?影片上映前,只发布了两支正式预告和两首歌,这导致《热辣滚烫》的映前热度并没有和其他春节档热门影片拉开差距。
直到2月10日大年初一,热度指数发生了质的飞跃。
这一天,正是影片正式上映的日子。
微信指数代表的是私域流量。
可见《热辣滚烫》上映之后的大众讨论度有多高,而且这种高热度一直持续到今天,稳居电影榜榜首。
也因为它本身极具讨论度,从媒体到平台都会自发关注和报道,因此大众体感见到贾玲的频率会更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影片票房口碑双爆且引发大量讨论后,官方的宣传动作并没有快马加鞭,而是肉眼可见地减少。
发布的物料数量不多,路演也最早结束。
所以,说贾玲和影片“过度营销”没啥依据,自然热度的高涨才是事实。
那么,问题又来了:《热辣滚烫》的高热度,全靠的是“减肥”吗?
不可否认的是,贾玲减肥100斤这件事儿,对于路人有着绝对的冲击力和吸引力。
国民度+强反差,一看就得上热搜啊!
但是,当一件事成为谁都能聊两句、谁都想聊两句的话题,其实根本无需营销了。
翻了一下《热辣滚烫》的官微,“减肥”这俩字儿都没提,基本都在围绕影片本体发布物料,和观众一起挖彩蛋。
同样,《热辣滚烫》相关的热搜词条里,关于“减肥”的比例也很低,让我印象深刻的,全是角色、细节、视角相关——
第三个问题,也是我必须反驳的一点:《热辣滚烫》的看点,只有“减肥”吗?
事实上,作出这种武断结论的人,跟电影里给乐莹打标签的人没啥区别。
乐莹冲进拳馆报名比赛的时候,所有人下意识的反应都是:“要减肥?”
言下之意,她只是想改变自己的外形,而外形似乎造成了她所有的不幸:找不到工作,宅家啃老,跟家人关系不和,被朋友、亲戚和心动男嘉宾利用背叛……
但乐莹再次重复:“我要参加拳击比赛”。
乐莹想要的,或者说贾玲想拍的,不是“丑女大翻身”。
而是一个足够绝望的人从身体开始的生命重塑,一个全新自我的诞生。
乐莹为了成为合格拳击手而日夜苦训,是全片最为震撼的部分。
那具新的身体所展示出来的力量、速度和控制,带着令人惊呼出来的生命能量扑面而来,直观外化了一个人的内心裂变。
真的是外形造成了乐莹的不幸吗?
不,不幸是因为没有自我。
电影从身体的奇观,一步步引我们走向内心的发现。
在贾玲的掌镜下,身体是一个人自我革命的微缩战场。
她要拍的,从来不是一部“减肥电影”。
在电影上映前,她一直没有出现,一方面是想给观众惊喜,一方面也是避免电影主旨失焦。
作为导演兼女主角,贾玲唯一一次提到减重100斤,还是为了回应外界揣测的定档小作文。
她一字一句恳切强调:“这部电影跟减肥无关,甚至跟拳击关系都不大,这是一部讲述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,学会爱自己的电影。”
可惜的是,后半句总是被忽略或者被刻意忽视。
但是没关系,贾玲用行动,一次次努力传达电影真正的主旨——“爱自己”。
走出电影院的我们,也会忘记最初的猎奇心态,而是被一个人新生的决心、重生的过程所狠狠感染和冲击。
我们记住的不是变瘦的乐莹,而是变强的乐莹。
喜剧包裹的女性隐痛
需要重申的是,话题自带流量并非原罪。而且,一时的话题压根不可能将《热辣滚烫》送上如今的票房量级。
真正攥住观众心的,是影片本身引发的情绪共振。
我想说,贾玲在《热辣滚烫》里,展现的不只惊为天人的雕刻身体的意志力,还有她在心灵表达上的天分与灵气——
乐莹因为肥胖受到的恶意与伤害,不是径直砸下来的剧烈创痛,而是用笑料包裹的隐隐刺痛。
比如昊坤称重过关后,回家高兴得抱着乐莹转圈圈。
出租屋太逼仄,她的脚踝被衣柜撞到一次又一次。
眼里满含泪水,看上去好像沉浸在爱情的喜悦感动里,实际上是被痛哭后的隐忍不发。
生理上的痛之外,更耐人寻味的是那根“男人根本不在意她”的暗刺。
还有一次,乐莹绝望到跳楼自杀。
楼层不够高,而脂肪又太厚,跳下去后根本死不了。
当她对着镜子痛得嚎啕大哭,身体上却看不到一点伤痕……
我说玲儿,别太会拍了!
相爱的假象,悲情里的荒诞,让人想笑又想哭。
喜剧不只缓解了乐莹人生际遇的苦涩,让整部电影的观感更加丝滑入口,还更深刻细腻地洞察了一点——女性伤痛的隐匿性。
贾玲的几次哭戏令人印象深刻。没有直接的情绪宣泄, 要么兼顾喜剧效果,要么是逃过镜头捕捉和人群视线的暗自滑落。
跟整部电影的姿态一样,很克制、很松弛,痛感却直击我们内心七寸。
这种贯穿全片的刺痛感,跟乐莹的讨好型人格息息相关。
讨好到给闺蜜小三当伴娘,为侄女上学交出房子产权,成为亲戚转正的踏板,甘当爱慕对象的工具人……
这种讨好是外貌羞耻造成的,也是女性一直以来被规训的。
看到弱者就心软的毛病,我并不认为是在为乐莹立好人人设,使得主角处于道德高地,而是一种女性处境的深刻写照:
不懂得拒绝,总优先顾及他人感受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到最后。
一如那个苹果的比喻——
“如果你有一大一小两个苹果,朋友跟你要,你给哪个?”
“我两个都给。朋友觉得我不喜欢苹果。”
电影的价值观带着女性自发的人文关怀:变强但不慕强。
这点体现在,乐莹并不厌弃过去的自己。
我深深记得,蜕变亮相那幕中,两个不同时空的“我”在镜中对话。
过去给现在加油,现在对过去灿笑,两个“我”对彼此怀有深深的理解与柔情,就像一个人在拥抱自己那个破烂不堪的内在小孩。
接纳过去,惠存破碎,一片一片地重新拼好自己。
而不是急于战胜过去、与不完美的自己割席。
彩蛋里,贾玲演到这幕泣不成声。
我想不仅仅只是对角色的共情,也不仅仅是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冒险,而是她终于关照了自己这么多年来,内心那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淤积的万千情绪。
“爱自己”每个人都会说,但没有几个人做到了。
尤其对于东亚女孩而言,它并非天然的本能 ,而是一种需要启蒙、需要不断练习的能力。
当这简单的三个字被具象化,当我们亲眼看到一个破碎的女孩一片一片将自己拼起来……
它的力量如春风化雨,也如惊雷撼地。
光是传递这种力量,《热辣滚烫》就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
超越爽文的生命感触
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,刚好刷到贾玲的微博。
这句话我很喜欢——“你看到什么,我就拍了什么。”
事实上,这正是《热辣滚烫》的独到之处,也是珍贵之处。
乐莹口中的“赢一次”,不同于常见的热血征服。
好不容易站上擂台,迎接她的不是逆袭,而是痛击。
当看到她被专业选手揍得鼻青脸肿、一退再退,我却被一股无法名状的感动攥住。
太真实了!千锤万炼之后,很有可能还是被别人轻松碾压。
但这并不重要。
那一刻的台上,无关胜利、无关荣耀,而是被打压已久的小人物必须反抗的本能,自我放弃的生命必须重新站立的纯粹激情。
那一刻的台下,一度把希望寄托于嫁得良人的妹妹、在理想面前畏缩潜逃的前男友,都看到了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。
强大后的乐莹并没有豪言壮语,内心改变只轻轻落在两次“看心情”上,预示着她不再扮演顺从的角色,悄然生长出茁壮的自我。
结合贾玲现实中的喜剧女演员身份来看,感触尤其深厚。
通过乐莹这个角色,我们看见她不轻易示人的、纤细敏感的心境。
以前,她那圆乎乎的身材,笑起来梨涡灿烂,毫无攻击性的形象天然适合取悦观众。
讲到自己如今不再习惯性活跃气氛的变化,那句“不太会管”,跟电影里的“看心情”形成动人互文。
温和平静却掷地有声,让人忍不住为她开心。
《热辣滚烫》没有征服世界的雄心,而始终关乎一个人的内心。
我很喜欢电影举重若轻的结尾。
不屑她的人羞愧,不爱她的人回头,但这对于她而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。
比赛散场,她像平时一样练起了拳,脚步轻快地跑了起来。
这次,她独自一人的背影,不再孤单迷茫,反而充满不惧未知的力量——
哪怕赤手空拳,我也可以握紧拳头,保护自己、或朝命运挥拳反击。
自此,她从身体和精神上,彻底独立了。
反爽文的蜕变戏份,反高潮的结局处理,让电影涌动着生命内在的绵长感触与磅礴后劲。
这也是共鸣的触角可以不断破圈的根源所在。
营销可以小爆一时,但货真价实的票房冠军,靠的是商业看点与个人表达的精妙平衡,靠的是毫无保留倾注生命经验的笨拙且赤诚的姿态。
作为春节档唯一女导演,贾玲证明了自己是那个够格且稀缺的存在。
冠军,实至名归。